2024-11-6 08:04

Omdia杨光:面向2030 电信运营商应找到“新”变现方式与身份

C114讯 11月6日消息(赵婷婷)日前,Omdia在北京召开“ICT行业研讨会”。会上,Omdia电信战略高级首席分析师杨光在演讲中表示,面对宏观经济的波动,电信市场表现出足够的韧性,全球电信行业正在恢复增长。

然而,全球行业依然面临着巨大挑战:发展中市场面对吸引投资的困难,全球有将近一半的5G手机并未接入5G网络,5G渗透率与ARPU之间未见相关性,且流量增长放缓。电信行业应如何更好发展?运营商该如何实现新的商业变现?面向未来B5G时代,又该怎样走好“转型之路”?6G发展目前面临哪些挑战?针对这些问题,杨光都在演讲中一一解答。

运营商应找到新的变现方法和经营方式

杨光指出,全球电信行业重回增长。2023年电信连接总收入比2022年高1.3%,比2020年高4.7%,回到2015年的收入水平。市场需求将继续保持强劲。未来五年,连接收入将增长17.1%,移动连接收入增长20%,固定宽带收入增长23.6%。

全球固定和移动网络的资本支出强度在2022年达到峰值17.9%,在2023年下降到16.5%,预计28年下降到15%以下,回到更为健康的水平。

但全球行业仍面临巨大挑战。发展中市场面对吸引投资的困难,虽然很多发展中国家市场的需求很旺盛,但能得到的投资有限。且目前还有将近一半的5G手机并未接入5G网络,电信运营商在推动从4G向5G迁移的过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仅如此,5G渗透率与ARPU之间未见相关性;5G普及率较高的运营商在2023年的ARPU有所下降。运营商应通过部署新业务,进一步发掘5G商业价值,拉动用户的需求,来实现收入增长。

蜂窝通信流量年增长率持续下降,从2021年的32.5%降至2022年的22.9%和2023年的20%。在中国,增长率甚至更低。“现在我们缺乏一些能刺激流量进一步增长的新设备。因智能机的使用时间每天相对固定,消费内容受限于设备尺寸、屏幕分辨率等因素,流量增速明显放缓。”

“这带来两个问题:一是从商业变现看,传统上一直是靠卖流量创收,但目前看来这条路恐怕已走到‘天花板’,我们需要寻找新的变现方法。但另外一方面,流量增长放缓也意味着运营商建网速度可以做一些平衡,可能不需要向网络投入太多。”

此外,在我国,电信市场具有非常明显的周期性特征。几乎每一代新的移动通信技术开始部署时,会有明显刺激,增速会明显上升,超过GDP增速。三四年之后,市场会逐渐开始稳定,甚至开始下滑,经历一个比较明显的低谷周期。因国内部署节奏较快,所以每次出现低谷之后,都会迅速的有一个新的机会补上。例如,14年做了4G网络部署,19年开始做5G网络部署,都会把市场重新刺激起来。

“但目前从去年年底开始,到今年上半年,市场表现低于GDP增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一个特别好的复苏迹象。”“现在看6G可能还要很多年,我们需找到新的方法,不仅靠投资、新技术,还要找到新的经营方式来保证市场稳定发展。”杨光说道。

同时,我国移动业务收入与国外类似,也出现下滑。“需要一个新设备才能真正带动流量增长。而在流量保持仍低速增长情况下,需要一些新的经营方式。”

移动服务应向以体验为中心模式升级

根据对全球18000名消费者的调研,杨光指出,受访者将速度“更快的速度”、“优质下载速度”和“速度提升”列为他们愿意为之支付更多费用的5G三大功能。

更快的速度有助于为基于体验的业务模式提供更大空间,与XR等先进应用结合,创造更多增收机会。而对于仍以流量包大小为主要差异化手段的运营商,基于速率体验的资费模式可创造出新的营销手段。

“消费者对体验的需求还是非常明确的,且付费意愿是存在的。”他认为,移动服务应从以技术为中心向以体验为中心的模式升级。

一些国家的运营商已经开始做出相关尝试,提供基于体验的付费模式,不仅是卖流量,也卖体验,将新型业务与新型设备相结合进行探索。例如,Telefónica推出游戏、流媒体、视频通话的VIP服务;AIS's Living Network一体化的QoS和提速模式;Singtel推出网络切片业务。“体验变现,很重要的一点是让用户觉得物有所值。”他说道。

同时,AI将为市场带来新的应用,预计到2028年,智能手机出货量的一半以上将是支持AI的智能手机。“随着AI终端渗透率提升,会对网络性能体验有新的要求,也可能会进一步为运营商创造出新的变现机会。”

与国外类似,我国也推出一些“流量与体验相结合”变现模式,并且在某些领域更领先。利用5G-Advanced探索新的增长机会通过5G-Advanced的网络能力和容量,提供基于体验的资费方案。如广东联通推出“5G直播套餐业务”,解决了直播用户超高上行宽带需求,满足直播场景持续稳定用户体验。

但整体看,我们与Telefónica、AIS's Living Network、Singtel相比,目前套餐设计颗粒度相对较粗。随着我国移动市场进入到相对平稳甚至饱和阶段,还需要更多基于场景的服务和资费模式,需要精准的客户细分和定位,做进一步差异化处理,追求更多长尾用户群;并且与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合作,充分利用SA和切片能力,探索新的商业模式,这样才能找到真正的变现方式。

除此之外,中国企业正在积极出海,其海外分支机构往往需要部署与国内总部相同的通讯和云服务。中国电信运营商也正放眼国际市场,希望将国内市场成功的产品和服务,例如云、AI、5G行业应用、5G/5G-A的增值业务推向更多国家,输出成熟的生态系统和成功经验,提升中国产业的全球影响力,为未来的技术竞争做好准备。

面向2030 电信运营商找到“新身份”

毋庸置疑,电信行业快速发展历史已经结束,到了相对饱和,逐渐变成一种与“水电煤气类似的公共事业模式”。

杨光认为,未来电信运营商可能会是一个分层模式,根据自己基因和自然禀赋来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新身份。

主要有三种:一是公用设施运营商,聚焦自营网络的性能、稳定性,主要经营批发业务,通过网络能力,实现一定的差异化经营;二是网络资源的整合与编排者,以网络为中心的业务模式,将自营网络和第三方网络资源进行融合编排,极致自动化与合作伙伴管理;三是科技公司,基于技术平台的多样化业务,生态系统管理、产品组合管理和软件开发技能至关重要。

“全球顶级运营商,都有‘希望能转型成为一个科技公司’这样的追求,提升行业中产业链中位置,创造更多价值,但确实也面对一些挑战。”例如,中国移动、Telefonica和Orange的例子显示,转型业务营收很容易超过10亿美元门槛,并实现两位数的增长。但对大多数转型运营商来说,增长仍主要来自收购而不是内生性增长。什么时候我们才能称从运营商到科技公司转型已完成并取得成功?“可能短期内还没有答案,这需要不断探索、尝试、反思。”杨光说道。

在他看来,规模效应极其重要。对比全球范围内领先的互联网公司或科技企业,电信运营商无论是营收规模、还是研发投入,差距都是巨大的。“如果电信运营商希望能转型成为一个平台型科技企业,这方面需要有更大变革。”

而对于国内电信运营商来说,情况会稍有所差别。营收规模方面,中国移动是中国市场的Hyperscaler,但中国移动的研发支出约为中国领先互联网公司的50%甚至更低,这将减缓其向科技公司的转型。而作为一个大型电信运营商,基础设施的提供商,这方面具有天然的挑战,业务的资本密集型性质使网络运营商难以大幅增加研发支出,短期内这种策略是不现实的。可以通过扩大业务规模、利用产业链生态等方式迎接挑战。

6G发展仍面临一系列不确定性

面向未来的6G,3GPP SA1于2024年5月举行了研讨会,讨论6G用例和系统要求。15个国际或地区标准或行业组织在研讨会上发言,介绍了他们对6G驱动因素、用例和性能要求的理解。根据研讨会上提到驱动因素的组织数量总结得出,6G的潜在驱动因素排名第一的是安全,第二是AI。

杨光指出,“6G时代驱动因素在发生变化,可能现在开始运营商或者整个产业链需要思考如何去适应这种趋势,甚至说如何利用安全能力做业务设计。”

尽管标准化时间表和行业调查表明6G将在2030年左右实现商业化,但部分欧洲和北美的领先运营商对6G的经济性和时间表仍有担忧。到目前为止,业界对于6G技术路线图的主流声音是“演进”,而非“革命”。不过,也确实有声音呼吁“真正的创新,重塑移动行业”。

总而言之,6G发展面对一系列不确定性。首先是用例与经济性。6G将支持新的用例,例如集成传感和通信、无处不在的连接等。然而,愿意为新功能付费的客户数量以及CSP必须投资的金额仍不确定,这种不确定性可能会影响CSP推动6G商业化的战略。

其次是时间表。根据K-Network 2030计划,韩国计划在6G标准完全冻结之前,于2028年推出6G商用服务。领先的欧洲CSP表示,“不要急于采用6G”“让我们把它定在2032年,而不是2028年。”不同的商用时间计划可能会迫使供应商开发不同的解决方案变体,从而影响经济规模。

再次是技术路线。技术路线的选择,即演进还是革命,将影响6G产业格局,也影响6G发展和采用时间表。O-RAN架构是否融入3GPP将是6G技术选择的另一个不确定因素,可能会引发激烈的争论。

最后是地缘政治影响。随着移动通信网络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数字基础设施,人们对网络安全、弹性和可信度的担忧日益增加。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了这些担忧。这些担忧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可能会影响6G标准化和商业化,导致行业分裂的风险。

作者:赵婷婷   来源:C114通信网

相关

运营商ICT5G手机网络
本评论 更新于:2025-1-5 11:15:40
在C114 APP中与业内人士畅聊通信行业热点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