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2 16:15

对话华为孙友伟:可管、可调、可优,加速天线数字化转型

00:00 00:00

C114讯 11月12日专稿(蒋均牧)从1991年的2G和移动电话,到2007年的3G和智能手机,再到2024年的5G-A和AI入端,联接、计算技术的革新与融合一次次开启了新的时代。

移动语音让我们实现了随时随地的沟通,移动互联网令信息变得触手可及。在移动AI时代,智能服务将无处不在,任何人都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享受到AI所带来的便利,而这在改变人们生活工作方式、释放数智生产力的同时,也对无线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迭代升级时不我待。

然而,正如木桶理论所揭示的那样,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的短板。在整网迅速走向智能化的今天,天线却依然停留在“哑”设备阶段,与自智网络(Autonomous Networks)建设、用户体验跃升的需求相去甚远。站在新时代的入口,是时候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

那么面向移动AI时代,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天线?这样的天线又需要通过怎样的途径才能实现?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五届全球移动宽带论坛(MBBF 2024)上,华为天馈业务部总裁孙友伟就此与C114分享了华为的思考与探索。他指出,天线数字化是网络智能化演进的必然选择,华为将会联合行业伙伴,持续推动天线数字化的创新发展与落地,为构建更加智能、高效的无线网络贡献力量。

网络智能化,天线不应成为短板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正在见证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AI不仅深刻影响了各行各业,亦通过“入端”开始改写人机交互方式,使能从数智体验到生活质量的跨越式提升。数据显示,当下具备AI功能的APP数量已达300多万款,超过了传统应用商店中所有其他APP数量的总和;咨询公司IDC预测,到2028年,全球AI手机的出货将超过9亿部。而5G-A的几乎同时起飞和这两大前沿技术的碰撞交融,将带来更多机会与可能。

孙友伟指出,在移动AI时代,用户需求和习惯、生产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无论个人、家庭亦或企业,对信息通信的消费要求都变得更加个性化、智能化,他们期待技术、期待网络能更好地理解和满足自己的需求,解放生产力。这带动了整个信息通信业的变革——为了满足全场景、多元化的需求,一张能够自我管理、恢复乃至“自动驾驶”的网络变得不可或缺。

众多主流运营围绕“自智网络”纷纷制定了相关的目标蓝图和实施计划,比如中国移动提出了“零等待、零故障、零接触”业务体验与“自配置、自修复、自优化”运维模式的“三零三自”愿景,以及到2025年达到电信管理论坛(TM Forum)定义的L4高度自治水平。华为也强调要“以网兴智、以智赋网”,在将5G-A网络打造成移动AI时代坚实底座的同时,推动网络智能化升级、促进运营运维自动化,使能网络生产力的提升。

“很难想象,在网络、终端都已经这么智能化的现在,作为两者之间唯一连接点的天线却还是一个黑盒设备。”在孙友伟看来,从某种意义上说,天馈产品甚至仍处在“石器时代”。

他解释说,自智网络是一个“感知、分析、决策、执行”端到端智能化的系统。在这个链路中,“感知、分析、决策”的基础在于一个强大的数据底座,唯有大量实时、精确的信息输入,方可为分析和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但传统天线作为纯无源设备,一直以来很难做到与主设备的信息互通。在“执行”的层面上,传统天线调节自由度很低,只能远程调节波束的垂直指向,很多调整都需要人工上站才能完成,难以支持网络实时、动态的优化。

不仅如此,由于天线的“哑”设备特性,导致网络“规、建、维、优”各环节依然存在大量的人勘手调情况。以运维为例,当前无线站点有10%左右的故障属于天馈类故障,诸如驻波故障、互调故障等,一旦出现需要人工上站勘测和维护,带来效率和成本上的挑战。

天线数字化,走向可管可调可优

“穷则思变”,天线产业迫切需要作出改变。华为作为天线赛道上的领跑者,基于对该领域的深刻洞察、所积累的深厚实力及与全球顶尖运营商的交流研讨,针对移动AI时代天线数字化的发展方向和实现路径有着通盘考量,并已采取了行动。

孙友伟告诉C114,天线将沿着“可管、可调、可优”三个主要方向演进和升级。可管指的是具备为网络系统提供所需信息的能力:未来,华为的天馈产品都将内置新一代工参自感知单元(AISU),使得天线能够实时、准确地获取自身的工作参数,包括海拔、经纬度等位置信息,以及下倾角、方位角等波束信息。这种精准实时的数据获取方式,可以有效替代网络规划和维护阶段原本需要人工上站勘测和维度的过程,从而释放这部分的生产力。

同时,天线工参信息的可知,可以让分布在各处的基站天线之间建立紧密联系。天线不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可以形成一个可协同的“天线系统”,以应对更为复杂的场景。

可调意味着具备远程可控且实时完成的调节能力:面向天线调节的低自由度,华为研发了业内首个分钟级全维度波束可调技术,使得波束的指向和宽度都可以根据业务需要灵活调整,真正做到“波随人动、网随业动”,哪里有用户的需要,天线的波束就指向哪里。

可优是指在天线可管和可调的基础上使能网络智优:有了远程可管和多维可调能力后,可通过构建天线与基站主设备的关系,打通自智网络的“最后一公里”,令基站能够准确控制天线。基站系统通过天线输入的数据、结合用户行为,通过大数据和模型输出最优决策;天线在接收到基站下达的指令后,精准快速地执行,以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覆盖调优需求,实现分钟级的体验保障。

知易行难,要实现这些能力其实并不容易,比如天线如何做到在大部分场景下信息的获取、频谱和制式如何被感知到并进行调节。孙友伟表示,华为在过去几年中不断攻坚克难,从材料到架构端到端持续创新,从而对天馈产品中的数字化能力进行了全方位的补足和提升。

写在最后

“时来易失,赴机在速”,移动AI时代的到来,促使无线网络向更高阶自智迈进。而天线作为无线网络中的核心组件、衔接网络与用户的唯一桥梁,亟需跟上这波智能化浪潮以发挥更大作用、创造更大价值。

正如孙友伟所言,“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到传统天线的局限性,并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加速推进天线产业的数字化转型”。通过构建“可管、可调、可优”的数字化能力,天线不仅能够更好地支持运营商打造高水平自智网络,将智能带入每一个联接、每一个场景,还有助于解决当前网络中的一些痛点、难点,以提高网络运维效率和用户体验。预计未来两到三年,天线数字化将成为一个普遍的趋势。

华为在天线领域长期深耕、持续创新,继今年年初其业界首创的绿色天线系列产品荣获GSMA全球移动大奖之后,本届MBBF期间这家公司又重磅发布《天线数字化白皮书》,并带来最新推出的阿尔法系列天线。阿尔法天线除了实现上述数字化能力外,还在高能效、极简部署等关键能力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例如全频段升级至信号直通馈电(SDIF)技术,使射频效率逼近理论极限;创新龙翼架构,将天线重量降低至满足单人搬运标准的25公斤,并缩短了50%的天线部署时间。

携手华为天线,我们或将看到联接与计算产生更美妙的化学反应,令各类数智化用例得以更快地在全球范围破茧成蝶。

作者:蒋均牧   来源:C114通信网

相关

天线3G智能手机5G融合
本评论 更新于:2024-11-14 9:47:04
在C114 APP中与业内人士畅聊通信行业热点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