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是一年一度的“保护母亲河日”。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截污导流、河道治理、生态修复……各地纷纷掀起水域生态治理热潮。
河(湖)长制信息化应用让巡河更便捷、河道智慧视频监控让水域治理更高效、雨水情报监测让洪涝灾害预防更精准……在陕西“河流生态治理图”中,我们看到了数智科技和信息化力量带来的改变。
数智助力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两千多年前的诗歌娓娓道出中华先民与水和谐相处的古老记忆。汉江,发源于汉中宁强,流经安康,浩浩荡荡注入长江,一江两岸因水而兴。作为“南水北调”和“引汉济渭”工程的核心水源地,汉江水域治理不仅事关当地发展大局和民生福祉改善,更“肩负”时代赋予的使命。
源头不清,其流必浊。汉中市汉台区巡河员李军介绍:“我是吃汉江水长大的,很荣幸能为母亲河水质改善做点事,我们巡河主要就是发现并制止非法排污、电鱼、侵占河道等行为。”
(技术人员为巡河员指导智慧河(湖)长APP使用方法)
为做好汉江源头流域的精细化治理,汉中市积极落实河(湖)长制,每段河流日常巡查、看护都由河长负责。传统巡河采取人工巡检、手工纸质记录的方式,治理效率相对低下。陕西移动为汉中市打造的“智慧化巡河系统云平台”和智慧河(湖)长APP,给巡河工作带来了新的变化。
李军说:“以前巡河流程长,巡检、信息上报、整改单下达,一套走下来挺费时的,现在用智慧河(湖)长APP就能快速解决,发现问题直接用文字、语音、视频等多种方式上报,巡河效率和效果都明显提升。”
陕西移动打造的数智平台已经覆盖汉中全部区县,自2023年上线以来,已实现对2200名河长,3098条河段日常巡河、考核、统计分析的无缝覆盖,各级河长依托平台有效巡河11.2万多次,发现并处理问题500余处。
(汉江—安康市区段)
碧水清澈,蜿蜒向东。在安康汉江流域的400余个重点部位,安装在杆路和铁塔上的视频监控严密“监视”着水域岸线,对非法采砂、非法排污、水面漂浮物等情况进行预警监控。
近年来,安康市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河湖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的“四乱”等问题,深入推进汉江流域生态治理,在陕西移动河(湖)长制信息化项目的助力下,当地探索出了一条“智慧治水”之路。
(工作人员在汉阴县蒲溪镇公星村监控点位巡检设备)
陕西移动安康分公司项目经理谭少峰介绍:“我们打造的信息化项目有两大部分,包含智能视频监控、巡查无人机、广播预警等设备的前端物联感知系统,为河湖长日常业务管理提供信息感知、监测等技术支撑;将4G/5G、电子政务网、视频专网等‘多网合一’的传输系统和大数据可视化平台,可实现全市河湖治理的系统化管控。”
“系统软件有关河湖数据汇集、信息自动预警、任务流转跟踪、监督考核量化、河湖机器人等功能亮点突出,对于用信息化智慧化手段健全河(湖)长制工作机制、提升河(湖)长制工作效能有极其重要意义。”在河湖长制信息化工作调研中,陕西省水利局相关负责人对该项目作了充分肯定。
目前,陕西移动已完成二期项目426个智能视频监控点位、150余处预警广播、100余台无人机等智能设备的交付使用,一系列场景立体感知、全域协同、精准研判的可视化应用,将助力当地夯实智慧治水的数字化基础,惠及民生福祉,护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数智助力幸福绿水绕秦川
越过秦岭,被誉为“陕西母亲河”的渭河润泽着秦川沃土,在水利、农业、生态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渭河流域的治理关乎着人民幸福、经济发展。
在渭河中上游宝鸡,信息化技术守护河湖安澜。陕西移动围绕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汛抗旱等重点监管领域,运用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宝鸡高新区农业农村局打造了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监测系统,将14座水库纳入监管,为当地防汛抗旱和水库调度提供信息化支撑。
宝鸡高新区农业农村工作局姜主任说:“相比于以往的人力监测,这个系统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更快速、精准、高效了。我们利用信息化平台就能‘一张图’监测全区水库,系统将物联设备感知到的雨情、水位、水库险情等信息传给我们,让我们快速完成预报作业和水利调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渭河中游咸阳,信息化技术擦亮生态底色。陕西移动为三原县水旱灾害防御中心打造河道监控系统,守护一江清水,助力当地治水的信息化变革,给两岸百姓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
家住樊家河村的村民樊小彬说:“小时候,河里的水还很清,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因为乱排乱放、废物倾倒,这里成了臭水沟。这几年河流整治力度很大,如果有人破坏生态,河边监控点位的喇叭就会发出告警,村民都自觉多了。现在河水清了,野生鸟类多了,夏天还有萤火虫,大家周末经常来河边看风景。”
在渭河下游渭南,信息化技术助力融合治理。河道沿岸的乱搭乱建、非法采挖,不仅破坏水域生态,还会给行洪带来隐患。目前,陕西移动正在为渭南市华州区水务局打造智慧河湖项目,与当地共同探索渭河沿岸治乱清违、水旱灾害预防、信息化管控的长效机制。
汉江流域、渭河流域的数字化治理只是一个缩影,如何利用好信息化技术让母亲河恢复生机活力,陕西移动提供了良好范例。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生态领域还有广阔的应用空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还会为我们提供更多治理方案,助力实现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