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市到乡村,从山间到田野,他们爬高塔、装天线、铺光缆……五年来,龙江移动的网络建设者们坚守“网络质量就是生命线”的理念,深入实施“5G+”计划,披荆斩棘、攻坚克难,打造了一张覆盖全省、技术先进、品质优良的5G精品网,每一处跳动的5G信号,都在助推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5G发牌五周年之际,我们来听听5G网络建设者背后的故事。
唐维:带领团队,砥砺前行
唐维,黑龙江移动哈尔滨分公司(以下简称哈尔滨移动)计划建设部副主任。从部队复员来到哈尔滨移动后,他一直奋斗在与网络建设维护相关的岗位上。2020年初,哈尔滨移动5G建设办公室成立,面对机房供电、机架散热、光纤路由等一系列难题,身为5G建设办公室负责人,唐维带领这支技术过硬、不怕吃苦的团队,对接各相关单位,核对一组组技术参数,进行一次次实地勘察,组织一次次电话会议,把光缆施工、机柜部署和设备集成等环节安排得井井有条。
在基站现场,他以身作则,带领队伍头顶烈日,冒着高温,不断测量各零部件尺寸、比对先后数据,衣服不知道被汗水湿透了多少回,被太阳烤干了多少回。遇到配件需要测试,他们时常扛着几十公斤的设备,一天时间上下楼十来趟,回到家都累得不想动弹。
回忆起那段充实而充满激情的日子,唐维心生感慨,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他和他的团队每天奔波在各个施工现场,在做好施工安全检查和巡视的同时,还要负责对外的协调工作,考虑到协调问题和工期紧迫,常常安排有夜间作业,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和顺利实施,他们到现场督战,直到工程顺利结束,才一起离开,深夜回家对他们来说是常态。
有些事情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体会其中的困难与艰辛。用他们的话来说:“早上7点开始工作,晚上差不多要开会到22点。一天大概要跑5到6个站点,大约要接几十个电话,如果有20分钟不看手机,几十个大大小小的网络工作群会收到上百条信息。”
正是因为他们的对工作的热忱和责任感,让哈尔滨地区的5G建设硕果累累,目前,唐维带领他的5G建设团队持续打造多频立体的5G精品网络,哈尔滨地区5G基站已达到9000余个。
展望未来,唐维满怀热情地表示:“5G基站的建设工作依旧艰巨,我们都铆足了劲儿,2023年,哈尔滨地区5G网络覆盖的广度和深度会进一步提升,持续为龙江5G信息化项目落地做好网络支撑。”
袁帅:从职场新人到项目管理者
哈尔滨移动计划建设部的袁帅入职的时候正好赶上5G元年。5G网络带来的不仅是技术创新、覆盖方案优化,对基站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初,袁帅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凭借对工作的热情,钻研遇到的每一个新问题。
“那时候我们任务很重,时间也紧张,每天回家倒头就睡,天刚亮又爬起来。睡觉对我们来说太奢侈了。”袁帅笑着告诉记者。
就这样,从最初的菜鸟,到如今的建设项目管理者,袁帅将青春奉献在一座座基站建设中,将汗水挥洒在一次次网络割接中。
在施工现场,塔下作业人员需要用绳子将5G设备吊到十几米的高空,塔上作业人员执行5G设备的具体安装。只有塔上塔下默契配合,才能完成准确无误地将5G基站设备安装到位。“吊装一次5G基站设备的塔上作业时间加上地面准备工作,有时需要两个多小时,”袁帅这样介绍道。
5G在龙江发展的五年,也是他从职场新人成长为如今的项目管理者的五年。“那些日子,我们都铆足了劲儿,抓紧建设,如今看到我们的建设成果,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袁帅如是说。
朱亚峰:充满挑战的20天
2020年,是5G网络建设飞速开展的一年。
那年5月,朱亚峰所在的哈尔滨移动网络部无线中心接到一个艰巨而充满挑战的任务,用20天时间,建成中央大街5G精品示范区。刚接到任务时,他们心里都没底。可他们这个团队,从来没认输过。经过一番头脑风暴后,他们制定了方案,拿定主意,就用20天,创造一个奇迹!
中央大街不能有车辆出入,在那20天里,他们徒手搬运设备,重达80多斤的天线,他们两个人一起抬,抬累了,就由下一组同事换班。
中央大街沿街都是商户,为了不影响商户的正常营业,他们的5G建设都是在晚上10点以后进行的。夜里正是犯困的时候,他们猛喝茶,强迫自己打起精神来,就这样,一干就是几个小时。待天色大亮,沿街的商户陆续开始营业,他们才收工回公司。
那段时间,朱亚峰常用手臂架着一台笔记本电脑,背着几台手机,辗转于夜里的中央大街。偶有路人经过,都会深深地看上他几眼,觉得他的行为很“怪异”。他手里的电脑和手机都是他的测试设备。有时候,他要拿着这些设备在中央大街辗转几个来回,一只胳膊麻了、累了,就换另一只。
朱亚峰说:“那时候在微信运动的步数排名里,我常常是高居榜首的那一位。”说这话时,他的语气里透着骄傲。
在中国移动,有千千万万个像他们一样的建设者,正奋斗在一个个建设现场。用通信力量传递“数字”温度,写实“民生”注脚,以实际行动彰显移动人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