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讯 9月13日消息(水易)第25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在深圳开幕,同期举办的“2024国际量子技术科学前沿论坛”期间,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量子技术及应用团队总监、高级工程师唐建军介绍了中国电信在量子通信领域的探索和实践,以及面临的挑战。
据了解,中国电信是国内最为重视量子科技发展的运营商。目前,中国电信深入推动量子+,打造运营商级的安全能力。积极拓展量子产业生态,加强与科研机构、头部企业和产业链的产学研用合作。基于QKD、PQC等技术体系,构建涵盖量子密钥分发、量子密码资源池和量子密码管理平台的量子安全基础设施。
创新量子安全通信架构,积极推动标准化
唐建军介绍,中国电信积极推动标准化工作和量子安全通信架构。标准化方面,牵头在ITU-T SG13立项国际标准2项,联合牵头完成ITU-T国际标准立项3项,这是央企在推动量子通信网络国际标准化过程中的重要成果。与此同时,牵头QKD网络和量子保密通信应用服务系统行业标准共计9项。
架构方面,中国电信自2017年开始,就提出了开放的量子安全通信架构,将QKD与传统网络结合,实现量子和通信的融合,通过对量子密钥分发与业务加密进行融合,实现安全的通信。目前中国电信已经完成业界首个量子通信技术标准(企标)规范开放量子密钥应用接口,完成互通测试。
同时,在量子通信基础设施方面,在2022年8月,中国电信承建的合肥量子城域网开通,成为目前规模最大、用户最多、应用最全的量子保密通信城域网。
唐建军介绍,基于这张量子城域网,中国电信进行了诸多应用探索,例如与VoLTE、VoIP、卫星等语音类加密应用,还有会议、邮件、证件、物联网等综合加密应用的拓展。
推进产学研用,促进量子产业规模发展
唐建军表示,中国电信基于探索总结除了量子通信产业目前面临的四大挑战。
挑战一:QKD技术取得了迅速发展,但远距离成码率仍较低。理论上传输距离可以达到千公里,但是从实用化的角度,仍有很大差距,远距离传输只能在特别低的成码率下运行。目前光纤数据通信速率可达Tbps量级,QKD与之相差约9个数量级。
挑战二:QKD网络建设领先全球,但周期长、服务能力有限,另外投资也较高。目前每隔七八十公里都需要一个QKD去做中继,每个QKD节点平均100万元量级。希望联合产业降低成本,理论上成本随着用户规模的扩大有很大的下降空间。
挑战三:QKD网络典型应用初现,缺乏规模效应。应用的探索要考虑商业闭环,或者说是形成投资回报,要找到真正的刚需来拓展应用,只有为业务买单的时候,整个产业才能真正蓬勃发展。
挑战四:QKD安全标准与测评体系不完善,缺乏合规的标准体系。如果QKD完全是个黑匣子就会导致难以评判QKD的好坏,需要一套易于量化的评测方案;另外QKD与QKD的互通,QKD与密钥应用设备互通缺乏标准;此外,还缺乏QKD的现实安全性、合规性检测标准,QKD密钥的应用也尚未纳入合规体系。
面对这些挑战,中国电信依托量子信息网络产业联盟,成立量子通信开放实验室,通过产学研用,促进量子产业规模发展。
具体而言,反对“筑墙设垒”“脱钩断链”加快探索量子密钥的规模应用示范,赋能更多应用场景, 量增带动价降;高校及量子科技企业合作推进关键器件的研制,研究新型协议,提高QKD的实用化水平;提高集成度、提升稳定性、打造集成化、小型化的设备,降低设备价格,完善量子相关设备的评测体系,实现可量化的评估体系。
最后在落地应用方面,完善量子密钥在密钥体系应用的标准体系,确保量子密钥在垂直行业合规使用,完善密钥生成设备之间的互通、以及与密钥使用设备的标准体系。唐建军强调,希望通过量子技术赋能千行百业,保障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