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办的中国5G发展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表示,截至2024年10月底,我国5G基站总数达414.1万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29个,提前完成“十四五”发展目标。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明确“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
5G商用已进入“下半场”,AI与5G深度融合将成为推动5G规模应用的新引擎。
我国5G基站总数达414.1万个
从静谧质朴的乡村到繁华喧嚣的城市,从沿海到内陆,5G网络覆盖全国所有地市级城区、县城城区,截至2024年10月底,我国5G基站总数达414.1万个。
5G加速传统工厂智能化改造。5G+工业PON网络支持下,实现了毛毯制造工厂从原料投送到加弹、整经、经编、染整、成品等各环节的智能化,提升生产效率;在矿山,5G+视觉监控实现了作业面和作业点的实时监控,促进矿山安全作业……据中国信通院测算,5G商用5年来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约5.6万亿元,间接带动约14万亿元。
如今5G应用已实现从“0”到“1”的突破,融入了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80个,应用案例数累计超10万个,在工业、矿业、电力、港口、医疗等行业实现规模复制。
5G发展面临“供需侧”挑战
今年6月,首个5G-A技术标准正式冻结,标志着5G发展已进入“下半场”阶段。面对关键节点,5G也迎来新阶段部署。近日工信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的《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提出,到2027年底,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38个,5G个人用户普及率超85%,5G网络接入流量占比超75%,5G物联网终端连接数超1亿,构建形成“能力普适、应用普及、赋能普惠”的发展格局,全面实现5G规模化应用。
新连接时代5G面临着新挑战。一方面在需求侧,5G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仍有待加强。尽管5G在消费级市场已初具规模,但在工业制造、农业、物流等行业领域的应用尚需深化。另一方面在供给侧,5G行业应用成本问题不容忽视,行业应用如今仍面临高成本的困扰,如行业碎片化,难以形成规模,行业网络设备定制化等成本高。
5G+AI融合发展,激发潜在价值
人工智能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的热门前沿技术,正在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和领域。在中国5G发展大会中,工信部表示,“持续开展5G-A技术研究、标准研制和产品研发,深化5G与AI、北斗等融合创新”。
5G与AI的强强联合是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经过压缩和算力提升,AI大模型正下沉到个人终端中,赋能5G的新质化发展。”纵观2024年ICT产业行动,这一趋势也得到了充分验证,包括中国电信在内的电信运营商以及联想、华为、小米等终端设备大厂正积极推进5G终端AI化,AI手机、电脑等新产品层出不穷。
当前,5G-A、6G已成为信息通信行业重点发展对象。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长闻库表示:“5G-A与AI的全面融合已成为未来通信网络演进的一个核心方向,目前5G-A国际标准已开始和AI全面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