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下一代通信技术,6G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充满机会和挑战。在近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再提6G,强调“大力发展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6G等新领域新赛道。”而前不久3GPP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召开第105次全会中,正式启动首个6G标准项目,标志着6G从技术预研阶段正式迈入实质性的标准化阶段。
6G标准化工作进入实质阶段
6G作为移动通信技术的最新进展,将继承并超越5G,提供更快、更智能、更安全的无线通信网络。
在今年5月南京举行的“2024全球6G技术大会”上,3GPP的3位联席主席曾联合分享了6G标准推进时间表,分别是在2024年9月启动6G业务需求研究;随后,2025年6月,将启动6G技术预研;而到2027年上半年和2029年,则将分别启动6G标准制定,以及完成6G基础版本标准Rel-21。
中国产业链积极跟进6G部署
6G研发已成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焦点。近年来,我国积极投入6G技术的研发。早在2019年,我国便成立了IMT-2030(6G)推进组,系统推进需求、技术、标准及国际合作等各项工作,并启动6G技术试验。2023年,由我国提出的5类6G典型场景和14个关键能力指标已全部被国际电信联盟采纳。其中,在中国主要推动下,全球大部分国家在2023年年末举行的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上新划分了6425-7125MHz共700MHz带宽的中频段6G频谱资源。今年,北京邮电大学张平院士及其团队基于通信与智能融合的多项关键技术搭建了国际首个通信与智能融合的6G外场试验网,验证了4G、5G链路具备6G传输能力的可行性。
在产业链方面,中国运营商积极走在最前沿。例如,中国电信研究院依托云网融合大科创装置,开展6G分布式组网架构及技术试验,推动6G技术研究进程。
将AI引入6G研究开辟“新道”
国内学者认为,通信与AI深度融合是通信演进的重要方向,将不断降低网络的运营成本,提升网络性能。IMT-2030(6G)推进组无线技术工作组副组长魏克军就提出,相比与5G时代AI的外挂式和补丁式的应用,6G在设计之初就将内生智能作为其核心设计理念之一,实现从“外挂式”向“内生式”的根本性转变,内生智能已经成为6G的核心特征之一,这将为6G带来网络性能、用户体验及新业务拓展等多维度能力的显著提升。可见,AI能够赋予6G真正的“泛在智能”。
但6G与人工智能是一个前沿且复杂的领域,面临技术复杂度高、集成难度大等多要素深度融合的难题,安全与隐私的威胁,以及在具体实施与部署中需要考虑到的成本、后期保障等问题,仍需要科研人员、企业和政府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