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4-19 17:13

标准先行 “6G在全球”挖掘更多场景价值

4月16-18日,以“创新预见6G未来”为主题,由未来移动通信论坛、紫金山实验室主办的2024全球6G技术大会在南京召开。全球顶尖学者和行业专家,围绕6G关键技术、未来应用等开展深度交流,全面展现6G研发最新成果,共同促进6G前沿创新与国际合作。

在16日举办的的“6G在全球”活动中,与会专家重点介绍了6G在全球的最新进展与成果和标准时间表进展情况。此外,专家们还针对6G的杀手级行业应用及终端等话题展开激烈讨论。明确的6G标准时间表,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心剂,“6G在全球”的探索力度加码,挖掘更多场景价值。

6G标准时间表明确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长闻库表示,6G技术日益成熟,将在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领域,创造大量的新业态与商机,实现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互动,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新业务、新场景需求,成为经济社会数字转型的引擎与底座。

美国AT&T原网络系统副总裁David Lu表示,要实现向6G的成功过渡,企业需做好六方面功课。“提高对于数字转型的投入;推动创新的模型;建立起韧性和超大规模的云通信网络;部署自动化和自适应网络控制管理;拓宽自有频谱和提高频谱效率;培养新一代面向未来的人才。”

“6G首当其冲面临的挑战就是覆盖问题。”高通高级副总裁、IEEE ComSoc委任官员Edward G. Tiedemann认为,在推动无线向6G的迈进的过程中,成本问题不能规避,可以通过引入深度学习或者数字孪生技术来节约成本。此外功耗问题6G时代依然存在,运营商可以通过精细化的管理来降本增效。

统一的国际标准是全球化时代需要互联互通市场所决定的,也是技术内生的需求、产业生态的发展以及各方利益诉求所共同决定的。6G发展需要一个全球合作、共同接受的标准来驱动。会议期间,来自权威全球移动通信标准制定组织3GPP的三位主席详细介绍了目前6G在3GPP工作组中的标准制定计划和进程时间表。

3GPP业务与系统(SA)全会主席Puneet Jain表示,3GPP当中的6G SI将从R20开始,R20包括5G Advanced规范和一些6G SI。根据3GPP规划,R20 5G-Adv将于2027年3月进行冻结,对于6G SI,3GPP有另外的时间表。

3GPP无线接入网(RAN)全会主席Wanshi Chen认为,未来6G将发挥更多的作用,不仅仅是降低时延、提高能效、可靠性等,而是全方位都要有质的飞跃。这就是为什么在第一个6G标准发布之前,R21需要足够多的时间做更多更广泛的研究。

3GPP核心网与终端(CT)全会主席Peter Schmitt进一步指出,Release 18、19和20都被视为迈向6G的步骤,尤其是R20将收集有关6G和6G架构的初步想法,R21将成为首个6G标准规范,预计将于2030年冻结。

标准之外,业界也在加大6G场景的价值探索。中国电信首席专家、贝尔实验室Fellow、IEEE Fellow毕奇表示,中国在5G领域已经实现长远的发展,并对全球生态系统作出了重要贡献。展望6G,AI、泛在连接、通感融合将成为最具潜力的三个发展方向。其中,基于通感融合技术的“低空经济”有潜力为运营商带来大概双位数增长,将在无人机巡检与外卖、轻量级的物流等场景发挥更大价值。

上午的圆桌论坛环节,嘉宾们还畅聊了6G发展最重要的技术及6G时代最理想的终端等话题。Edward G. Tiedemann猜测,6G时代最理想的终端当属无人驾驶汽车莫属。面向6G时代的应用,中国移动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未来移动通信论坛5G/6G SIG主席、IEEE Fellow 易芝玲更加看好沉浸式体验,包括但不限于xR (VR、AR、MR),并进一步延伸至数字孪生和元宇宙领域。然而,这种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经历很多阶段。“在6G时代,都是完全有可能实现。但需要技术突破,商业模式探索与产业链培育同步推进。”

此外,易芝玲也期待更加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新形态的终端出现。“现在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身体的一部分,但‘低头族’对人体健康并不好,很期待6G时代出现新的终端形态。”看好可穿戴且非侵入式终端的成熟发展之外,易芝玲也期待看好云端智能机器人,认为其有望成为6G网络重要应用场景。

6G发展各有节奏

京都大学名誉教授、日本5G移动通信推进论坛(5GMF)前主席Susumu Yoshida介绍,日本5G用户快速增加,已经达到800万。但值得注意的是,日本5G网络覆盖率虽然达到96%,但实际使用量却处于第二梯队。统计数据显示,日本5G用户约50%时间是连接到4G网络,并没有体验到5G网络服务。

新加坡技术与设计大学教授、新加坡工程院院士Tony Quek则透露,新加坡启动的首个国家“未来通信研发计划(FCP)”,投资近6870万美金,来推动尖端通信和互联研究。FCP鼓励产业界和学术界之间的生态合作,提供方便易用的研究和测试平台,以促进5G和未来通信技术的发展。FCP2.0预计在2025-2030年推出,自动化程度会更高,OpenRAN 也得到进一步的开放,可以帮助6G实现更高的韧性和经济回报。

美国工程院院士、贝尔实验室Fellow Reinaldo A. Valenzuela认为,无论5G还是6G,天线技术的发展不会收到任何限制。目前,多天线技术已经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面向6G,作为能够促进系统性能进一步提升,推动系统业务与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的核心技术之一,多天线技术仍是关键支撑。

“迈向6G必须要走新的路径,研究、创新和标准化显得尤为重要。”英国萨里大学5/6GIC主任、讲座教授、皇家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 Rahim Tafazolli表示,与1G-5G均采用蜂窝技术来实现网络覆盖不同,6G肯定需要采用其他无线技术。如室内环境就用内部技术覆盖室外空间。要尝试这样的角度,系统必须更加开放、分离、分散,具备智能的技术赋能,并且具备感知和虚拟化能力,这样才能帮助我们生成未来的系统,并且可以在未来持续的演进,持续满足未来需求。

欧洲6G旗舰Hexa-X-II项目负责人Mikko Uusitalo表示:“6G网络应该是一个平台,通过赋能各种技术,创建各种各样的使用场景。我们正在设计一些原则来管理6G端到端系统的发展。如支持6G服务和能力;拥有全面的自动化和优化能力;具备网络的可扩展性、韧性、可用性;可实现网络功能的分割;降低碳足迹等等。”

韩国仁荷大学教授、6G论坛(6G Forum)执行委员会主席、KICS Fellow KyungHi Chang则着重介绍了韩国6G路径。第一阶段预计明年完成,主要关注核心技术的RND研发;第二阶段从今年4月到2028年,更多关注商业化的技术路线等,聚焦超级移动宽带、网络软件化、供应链安全、能源效率技术和通讯五个方面。

“把低能耗的技术整合到6G系统中是重中之重。”爱立信研究中心无线网络负责人Johan S der强调,LPWA具有覆盖范围广、服务成本低、能耗低的特点,能够满足物联网社会环境下,广域范围内数据交换频率低、连接成本低、漫游网点切换方便、适用复杂环境的连接需求,是理想的物联方式。面对6G时代广泛的IoT连接需求,LPWA作为支撑技术,可以从6G技术起步阶段部署。

在随后的圆桌论坛环节,嘉宾们重点分享了6G发展成果和进展。Mikko Uusitalo坦言,与北美与亚洲相比,虽然欧洲的6G进展相对落后,但5G用户发展呈现加速趋势,增长数量比4G、3G都要快。由于6G的表现会比5G更好,未来用户发展前景更加可期。

在被追问6G时代,除了DoCoMo,谁可能会让6G更成功这一话题时,Susumu Yoshida表示,经历前几代高速发展之后,日本的厂商开始走“下坡路”,我们正在思考到底怎样给到日本的运营商重新赋能,把他们复活。这也正是5GMF组织的成立初衷与目标。KyungHi Chang指出,作为全球第一个5G商用的国家,韩国在5G发展方面是非常成功。面对6G发展,韩国依然非常积极和活跃。以AI网络为例,韩国人就不会犹豫不使用其新服务和新产品。

此外,Rahim Tafazolli强调,6G在研的技术中,无处不在的宽带覆盖的需求让多网融合技术的重要性不断加码;其次要在通信网络中增加更多人类传感器,除了听和看,触觉和嗅觉是否也能整合到信号传输的通道当中。“一旦实现,数字和物理世界的关系会发生本质变化。”

来源:C114通信网

相关

6G移动通信转型网络高通
本评论 更新于:2024-5-2 1:00:36
在C114 APP中与业内人士畅聊通信行业热点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