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以“未来智慧物联”为主题,由浙江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一带一路”智能物联网国际合作联盟(BRAVE)、浙江省自动化学会主办的第二届智能物联网系统国际会议(AIoTSys 2024)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
在当前全球数字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力量。
“物超人”步伐持续加快
近年来,我国移动物联网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7月底,我国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数已达到25.47亿户,占移动网终端连接数的59.2%,成为全球首个实现“物超人”的国家。所谓“物超人”,即物联网连接数超过人口总数,标志着物联网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行政村5G网络通达比例超过90%,是移动物联网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已累计建成207个千兆城市,实现“县县通千兆”,行政村5G网络通达比例超过90%,全面助力强农惠农富农。这不仅提升了农村地区的网络覆盖能力,也为物联网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移动物联网正向“万物智联”发展
在工业制造、交通物流、智能电网等领域,物联网技术已经实现深度融合,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此外,移动物联网技术在医疗健康、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物联网正向“万物智联”迈进。这一趋势在政策基础和网络基础上得到了有力支撑。
在政策基础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进移动物联网“万物智联”发展的通知》,明确了到2027年的发展目标和具体任务。
在网络基础方面,我国已经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覆盖最广、性能优越的网络基础设施。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总数达408.9万个,5G用户普及率达69.6%,千兆宽带用户达1.96亿户。这些网络基础设施为移动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我国还在不断推进算力基础设施的发展。目前,我国算力总规模达246EFlops,国家枢纽间20ms时延保障能力全面实现,有效支撑了算力资源配置和数据要素流通。
建立统一标准,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尽管我国移动物联网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需要健全管理机制,解决领域和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当前,我国物联网市场的发展存在“中间强两头弱”的不良现象,即网络层发展较好,感知层和应用层发展动力不足。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推动物联网技术在各行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深度融合。
其次,需要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当前,物联网产业在技术标准上存在不统一的问题,给行业应用带来困难。例如,RFID标准不统一导致不同企业的产品不兼容,影响了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因此,需要加快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促进物联网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
最后,需要解决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涉及大量的专利和知识产权,需要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障创新者的合法权益。同时,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推动物联网技术的国际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