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共同指导,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地中心”)与张江集团共同主办的国地中心具身智能训练场启用仪式在张江模力社区圆满举行。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庄木弟;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张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宏韬;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副区长吴强等出席会议,一同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本次仪式由国地中心总经理许彬主持,明确了国地中心具身智能训练场(以下简称“训练场”)的战略意义。许彬表示,训练场项目建成后,将有效降低具身智能技术发展过程中的投入成本,解决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问题。通过后续训练场的成熟化运营和全国性推广,有望将其构建成为国家级虚实结合具身智能技术发育平台,促进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培育提供强大动力。
随后,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宏韬发表致辞,强调人形机器人及具身智能产业正处于爆发前夜。上海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已取得显著成果,包括开源“青龙”公版机、发布“十八金刚”阵列、开源百万真机数据集及首批团体标准。未来,上海将重点推进“1+N”虚实融合训练场建设、加速应用落地、推动人形机器人与大模型融合。此次启用的训练场是“1+N”格局中的核心,首期部署超100台异构人形机器人,助力技术突破和应用落地。
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副区长吴强也在致辞中指出,浦东在新一轮人工智能浪潮中,致力于打造国际科创中心核心区,发布“人形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张江机器人谷、模力社区等园区为载体,集聚领军企业,落地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未来,浦东将聚焦人形机器人及具身智能发展,推进产业布局、创新提升、人才引育和生态完善,培育新质生产力。
国地中心首席科学家江磊和上海创智学院副院长漆远共同揭牌成立“国地中心-创智学院具身智能实训基地”,双方将合力为培养具身智能专业人才搭建平台,推动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为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在签约环节中,国地中心与上海智能算力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电气中央研究院、上海库帕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人工智能行业协会、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合肥)、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星海图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开普勒机器人有限公司等企业签署了具身智能训练场合作伙伴协议。各合作伙伴将通过协同制定数据采集方案,确保高质量数据资源,促进训练场运营优化,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具身智能技术迈向新高度。
国地中心与上海电气核电集团、延锋国际汽车技术有限公司、东北工业集团、凌云集团、航天八院第805研究所、长虹集团、中国电信集团天翼数字生活公司、海尔集团-青岛海尔洗涤电器有限公司、海信集团-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康佳集团-安徽康佳电子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业签署了生态场景合作协议。各合作单位形成生态联合,将为具身智能技术应用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加速具身智能技术的落地和推广,实现人形机器人应用落地。
国地中心与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及上海非夕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签署的具身智能研发合作协议,旨在汇聚业界顶尖力量,共同推进中国通用大模型的研发进程,加速具身智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为人形机器人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启用仪式环节,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庄木弟、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张英等共同推杆,宣布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正式启用。这不仅是一个训练场的诞生,更是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迈向新征程的重要里程碑。
主旨演讲环节,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青年科学家,具身智能中心负责人庞江淼发表了题为《具身智能虚实贯通技术路线》的演讲。他分享了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在具身智能方向虚实贯通技术路线的研究。他介绍了具身智能的发展历程、挑战及解决方案,并展示了实验室在生成式世界建模、仿真平台、具身智能大模型等方面的成果。通过虚实贯通,实验室让机器人走进真实世界,并将在未来进行开源工作,推动具身智能的发展。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江磊发表了题为《人形机器人2025展望:从“养老服务”开始走向量产和应用》的演讲。他在报告中展望了2025年人形机器人的发展,认为其将从养老服务场景开始走向量产与广泛应用。他指出,人形机器人产业增长迅速,2024年产值已达27.6亿元,预计2025年将翻倍至53亿元,2029年有望达750亿元。人形机器人被视为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关键技术,2025年将成为量产元年。技术方面,人形机器人将融合具身智能、自动驾驶等技术,形成新的科研范式。国地中心将推出人形机器人2.0版本“Deep Snake”,并强调行星减速器等核心技术的重要性。江磊认为,2025年量产可期,但应用落地仍面临挑战,需攻克安全、情感、交互等八项关键技术。
虚实融合具身智能训练场的建设旨在解决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中的核心数据采集方面的关键问题,特别是数据采集效率低、成本高,数据无法跨平台复用,以及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规范等挑战;训练场一期建设重点围绕四大目标展开:一是构建可重构场景和异构机器人,涵盖智能制造、民生服务和特种应用三大领域的超过10个场景,可迁移的超100款异构人形机器人集合;二是搭建异构集群采训推开源框架,推出国内领先的真实与生成式动作开源数据集,训练通用技能模型形成通用技能库和知识迁移部署能力;三是具身智能操作及任务调度,联合生态发布完整的“智能操作系统-技能库-任务编排”应用系统,完成“人形数据管控平台-5G通信基础设施平台”建设,在数据网联方面完成可靠稳定的“传输-显示-调度”工作;四是开源共享和贡献机制,基于训练场打造OpenLoong四级开源会员模式,推动训练数据集的开源共享,并与全球实验室和企业合作,共同促进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发展。
作为全国首个异构超5000平虚实融合具身智能训练场,以10+人形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的建设,牵引形成上海人形机器人超级中心,并通过在模拟搭建场景中的实际任务操作和仿真迁移等,加快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的训练和发育,促进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商业化应用落地。后续将通过上海超级中心的成功经验和商业化落地效果吸引各领域龙头企业与国地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基于细分领域需求,在一期方案基础上进行合作定制细分领域应用场景的建设,并在全国进行复制推广。
未来,随着训练场的不断完善与推广,人形机器人将在各领域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为我国乃至全球的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