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6-24 10:22

产业(战新)洞察-6月上

00:00 00:00

6月2日,英伟达黄仁勋在ComputeX 2024大会上发表演讲,展示了公司在加速计算和生成式AI领域的最新成果。他表示“生成式AI正在重塑行业,并为创新和增长带来新机遇,人工智能和加速计算的交汇将重新定义未来”。

6月,微软正式推出搭载骁龙X系列处理器的Surface Pro 11,谷歌今年也构建了云(Gemini Pro)和设备(Gemini Nano)相结合的AI应用。种种迹象表明,2024年有望成为AI PC/AI手机元年。

6月6日,中国移动开通800G空芯光纤传输技术试验网,成为空芯光纤及传输系统产业从技术原型走向产业化的重要里程碑。空芯光纤基于空气导光机理,可突破实芯光纤的容量和时延两大物理极限,是下一代光通信的颠覆性技术。

6月5日《中国经营报》消息,各地加快组建数据集团,至今已有十余省市成立数据集团。各地数据集团除负责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与运维外,还负责相应数据开发与运营等,正逐渐成为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重要主体。

6月7日,阿里云发布开源模型Qwen2-72B。在系列国际权威测评中,Qwen2-72B斩获十几项世界冠军。截至目前Qwen开源模型总下载量已突破1600万次,全球开源社区已经出现了超过1500款基于Qwen二次开发的模型。

6月11日,武汉量子论坛会议上,中科酷原发布国内首台原子量子计算机——汉原1号。标志着中国在量子计算机领域竞争力的显著提升。据ICV预测,受益于通用量子计算机的技术进步和专用量子计算机在特定领域的广泛应用,全球量子产业规模到2035年有望达到8117亿美元。

云计算及算力

英伟达在拔高GPU性能上限的同时,开始思考 算 力迭代的长期主义战略

6月2日,英伟达举办ComputeX 2024大会,展示了公司在加速计算和生成式AI领域的最新成果,同时描绘了未来计算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蓝图。公司CEO黄仁勋在COMPUTEX大会上分享了新半导体技术路线图,并表示该路线图将每年更新。同时首次宣布了Blackwell之后的下一代平台Rubin,将配备新的GPU、基于Arm的新CPU Vera,以及采用NVLink 6、CX9 SuperNIC和X1600,并融合InfiniBand/以太网交换机的高级网络平台。公司正持续降低将数据转化为智能的成本,在大会上表示GPU和CPU组合可以实现高达100倍的加速计算,同时功耗仅增加3倍,每瓦性能比单独使用CPU提高了25倍。

天翼智库:英伟达正在加快推动算力规模化和易用化,并控制成本。一方面,持续优化软件方案,推出NIM(一种推理微服务)适应Llama、Mistral等开源模型商业模式。NIM以40多种开源模型为“内核”,支持开发者“在几分钟内”(而不是几周)部署AI应用。另一方面,顺应算力超大规模组网趋势,发力AI以太网,打造面相生成式AI的以太网网络平台Spectrum X。与传统以太网平台相比,Spectrum X能在提升AI网络性能同时具备更强大的软件功能集与可编程能力。目前Spectrum X800已进入量产阶段,英伟达计划2025年推出Spectrum X800 Ultra,将支持10万卡算力集群互联,而后续的SpectrumX1600将支持百万卡算力集群互联。建议中国电信提前面向AI规模应用,加快进行万/十万/百万等超大规模算力集群组网能力验证,并探索开源模型商业模式。

微软、谷歌领导软件,高通领导硬件,2024年有望成为AI PC/AI手机元年

在Computex 2024开幕前,微软以“Copilot+PC”为主题对Surface产品线进行了更新;谷歌今年对安卓AI有了更加清晰的方案,即云(Gemini Pro)和设备(Gemini Nano)相结合的方式构建AI应用。微软Surface系列新品均使用基于Arm架构的高通骁龙X系列处理器,微软认为,ARM PC运行AI效能和工作效率分别提升20倍和100倍,且Arm生态正在不断完善,目前用户有87%的使用时间基于原生Arm软件。

天翼智库:AI PC/AI手机作为AI/大模型的主要应用终端,正在加快由概念转向落地。AI手机自去年下半年就已兴起,迄今全球几乎所有主流手机企业都已将AI功能纳入新品宣传。2024年,微软、联想、华为、小米陆续推出支持运行云端和本地大模型的AI PC,具备个性化AI Agent、本地异构算力、个人数据隐私保护等特性。AI PC/AI手机有望推动新一轮换机热潮,IDC预测,2024年全球AI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7亿部,占智能手机整体出货量的15%,中国市场AI手机份额到2027年将占比超过50%;2024年全球个人电脑(PC)销量可能仅与去年的2.602亿台持平,意味着AI PC的销量增长更多的是替代存量传统PC。AI PC/AI手机的规模落地,将拉动云端和边缘侧推理算力需求及流量增长,建议中国电信加快优化家庭、企业等场景的网络质量和套餐服务,并加快完善中心-边缘AI算力资源协同布局,并提前储备推理专用芯片等资源。

中国移动开通全球首个800G空芯光纤传输技术试验网

6月6日,中国移动在广东深圳—东莞开通首个800G空芯光纤传输技术试验网。本次试验由中国移动联合国内光纤光缆、设备厂商共同完成,验证了反谐振空芯光纤在真实环境中受牵拉、挤压、水汽、户外熔接等多种条件影响下的性能,在20km链路上实现了空芯-空芯光纤熔接损耗低至0.05dB、空芯—实芯连接小于0.3dB和铺设后光缆损耗每公里0.6dB等多项核心技术指标,均达国际一流水平。据介绍,采用单波800Gbps宽谱光传输系统,进一步实现了基于空芯光纤的20km单芯光纤双向128Tb/s超大容量传输试验,证明反谐振空芯光纤具备在复杂管网环境部署的可行性,是空芯光纤及传输系统产业从技术原型走向产业化的重要里程碑。

天翼智库:空芯光纤基于全新空气导光机理,可突破实芯光纤的容量极限和时延极限两大物理瓶颈,在骨干和数据中心传输方面性能优势明显,是下一代光通信的颠覆性技术。一是可服务于对时延敏感的高价值专线类业务,二是大幅度优化算力枢纽间时延水平,三是将为未来智算中心分布式部署提供有力支撑。友商已率先完成反谐振空芯光纤与实芯光纤混合光缆的制备和金融专线应用验证,建议中国电信联合相关产业链企业,加快利用800G及以上传输系统与光纤设计协同研发的模式,攻关反谐振空芯光纤及其光通信系统相关关键技术,并优先在专线、数据中心间网络等大容量、低时延场景验证。

大数据

十余省市成立数据集团,数据运营成核心定位

数据要素市场加快构建背景下,各地正推动组建各类保障机构。2023年以前,陕西、福建、上海等部分省市已有组建省级数据企业先例。2023年国家数据局揭牌以来,各地加快组建数据集团,至今已有河南、湖北以及成都、武汉、广州、杭州、福州、苏州、南京、无锡、三明等十余个省市成立数据集团。各地数据集团除负责当地电子政务网络、云、平台等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与运维外,还需负责相应数据开发与运营。由地方政府授权,以数据运营为核心,数据集团正在成为一个城市或区域的数据资源基础治理的重要支撑主体。

天翼智库:各省市组建数据集团为地方数据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注入新的活力。数据集团通过强化数据开发与运营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逐步释放我国海量数据和丰富场景优势。然而,当前各地数据集团仍面临一些挑战。一方面,如何在数据开发与共享的过程中确保数据安全、保护个人隐私,数据集团亟需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护体系。另一方面,数据集团亟需创新与政府、企业等社会各方的协作模式,推动数据供给、流通、应用及监管等不同主体的合作向更高水平迈进。在此背景下,运营商要加强与各地数据集团的沟通协作:第一,发挥自身技术优势与运营优势,完善数据风险管理和安全保障标准建设,为数据集团提供数据加密、安全审计等保护措施以及数据开发运营所需资源。第二,协助数据集团构建完善的数据供给和流通体系,运营商可根据数据集团业务需求提供个性化数据服务,并通过共享数据资源、共同开发数据应用等方式,进一步激发数据市场流通与应用活力。

人工智能

里云发布全球最强开源模型Qwen2-72B

6月7日,阿里云重磅发布全球性能最强的开源模型Qwen2-72B,性能超过美国最强的开源模型Llama3-70B,也超过文心4.0、豆包pro、混元pro等众多中国闭源大模型。所有人均可在魔搭社区和Hugging Face免费下载通义千问最新开源模型。相比2月推出的通义千问Qwen1.5,Qwen2实现了整体性能的代际飞跃。在权威模型测评榜单OpenCompass中,此前开源的Qwen1.5-110B已领先于文心4.0等一众中国闭源模型。刚刚开源的Qwen2-72B,整体性能相比Qwen1.5-110B又取得了大幅提升。通义千问Qwen2系列模型大幅提升了代码、数学、推理、指令遵循、多语言理解等能力。在MMLU、GPQA、HumanEval、GSM8K、BBH、MT-Bench、Arena Hard、LiveCodeBench等国际权威测评中,Qwen2-72B一举斩获十几项世界冠军,超过美国的Llama3。

天翼智库:Qwen2-72B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全球AI大模型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该模型在性能上超越了美国最顶尖的开源模型Llama3-70B,这一成就展现了我国在AI技术研发方面的强大实力。Qwen2-72B的发布推动了AI技术的发展,为全球的AI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研究资源,有助于促进AI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和进步。同时,Qwen2-72B在多项能力上的显著提升,将为我国在AI领域的应用场景拓展和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持。更多的企业和开发者可以基于Qwen2-72B进行二次开发和创新应用,形成更加丰富的AI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Qwen2-72B的成功发布增强了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展示了我国在AI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全球AI产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Qwen系列模型全球总下载量已突破1600万次。全球开源社区已经出现了超过1500款基于Qwen二次开发的模型。Qwen系列的72B、110B模型多次登顶HuggingFace的Open LLM Leaderboard开源模型榜单。

量 子

中国发布首台100比特中性原子量子计算机

6月11日,在武汉量子论坛会议上,中科酷原重磅发布国内首台中性原子量子计算机——汉原1号,并携真机亮相。汉原1号采用机柜式设计,由物理机柜和两个电路机柜组成,能在普通室内环境下运行,无需低温系统,易于本地化部署,具有适应性强、稳定性高、保密性好和集成度高等优势。100比特的量子计算机在处理复杂计算任务时,将展现出远超传统计算机的能力,有望给材料科学、药物研发、密码学等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天翼智库:当前全球量子计算领域有五大主流技术路线,分别是超导、光量子、中性原子、离子阱和半导体,此前我国已取得超导和光量子两个路线的“量子优越性”,此次汉原1号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在量子计算中性原子技术路线取得重要突破。从产业生态来看,相对美国而言我国量子计算硬件企业数量有限且技术路线布局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超导和离子阱路线,未来应坚持多种技术路线并行发展布局,并制定技术路线图指引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方向。

本文作者

天翼智库产业洞察研究团队

来源:天翼智库

相关

光纤微软手机中国移动光通信
本评论 更新于:2024-6-30 16:27:09
在C114 APP中与业内人士畅聊通信行业热点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