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讯 12月4日消息(水易)今年以来,低空经济概念持续火热,被称为“低空经济元年”,一个万亿元级产业规模的新赛道正在开启,产业龙头争相涌入,各地竞逐“低空之城”。
低空经济是通信领域和交通、工业、农业等多领域深度融合的交叉学科,也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领域。作为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维护网信安全的国家队主力军,中国电信积极投身低空经济这一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
在“2024数字科技生态大会”期间举办的“低空经济生态合作论坛”期间,中电信无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单海峰表示,面向低空经济,中国电信首推低空经济核心产品体系,全面开展低空应用服务场景的覆盖,创新推出城市空中交通运营模式,率先成立低空经济专业公司,组建低空经济产业联盟,积极推动着低空经济加速赋能千行百业。
正是通过上述产品创新、应用创新、服务创新、组织创新和生态创新,中国电信已同时具备软硬件研发、解决方案、云网一体的建设能力,成为从规划、建设到属地化运营一体化的低空服务商。
从规划、建设到运营,低空业务能力要素齐全
单海峰介绍,通过持续科研技术攻关,中国电信构建了“1+1+2+N”的核心产品体系,即一张集通信感知算力为一体的低空智联网,融合天翼云、卫星、物联网、量子通信等算网数智技术,形成通信、感知、智算一体化的智能低空数字化服务体系。
一套“天基”低空信息基础设施体系,聚合低空多源融合监测反制、低空城市级高精度导航定位、低空航路气象服务、低空多功能智能起降等各类低空基础性设施。本次论坛,中国电信协同生态伙伴共全新发布“天基”低空信息基础设施能力体系,并全面开放“天基”低空信息基础设施生态合作,包括产品研发、技术创新、行业标准、产业落地等方面,全面保障低空安全、有序、高效的运行。
两平台,一是满足政府对空中交通安全管理的“天翼星巡”低空服务监管平台,已赋能全国12个省份超40个地市的低空监管;二是满足政府企业和个人场景应用的“天翼星云”低空飞行服务平台,已经在北京、南京、雄安、合肥等70多座城市落地部署。
N是指交通巡检、农林植保、航空应急、水利勘察、医疗配送、消防救援、物流运输等N个低空应用场景。
与此同时,中国电信积极参与国际国内低空行业标准建设,前瞻部署低空智能网联标准体系,并联合头部企业率先开展标准验证。目前,中国电信参与了3项国家部委低空专项工作,7项国家和15项省级重大研发专项,参与编写20多项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牵头发布空地一体5G增强低空网络和通感一体低空网络等多个行业白皮书。
为加速方案落地,中国电信构建了面向全国的低空运营服务体系,通过省市和专业公司分工协同,具备门类最全的咨询规划能力,覆盖最广的属地化运营服务能力。咨询服务方面,聚合中通服、无人科技等专业公司以及优质合作伙伴的力量,形成覆盖全国的低空咨询服务和解决方案团队;属地服务方面,整合专业公司,省公司,地市公司能力,构建“N+31+X”低空运营服务保障体系,服务能力触达全国。
汇聚产业生态合力,促进低空经济产业融通
低空经济是一个多维度、跨领域的综合性经济形态,涉及低空飞行活动及其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涵盖了从上游的航材及相关零部件制造,到中游的飞行装备制造及配套服务,再到下游的低空应用场景。因此,生态合作尤为重要。
单海峰表示,中国电信汇聚产业生态力量,在央企中率先成立国资央企参与最多,头部企业聚集最多,参与单位类别最全的低空经济产业联盟。
据介绍,中国电信低空产业联盟已成为汇聚产业生态力量的重要平台,联盟汇聚82家低空产业链上下游的领军企业和科研机构,涵盖了行业内各类单位,旨在共同推动低空经济的繁荣发展。自今年6月联盟成立以来,已与30多家生态合作伙伴携手打造了60多个低空场景,联盟内部签约额预计近百亿。
生态合作标杆案例方面,中国电信深度参与了苏州低空飞行保障能力的建设工作,在苏州建设了低空通感网络,进行了低空信息基础设施先导区试点,建设了苏州低空服务监管平台,参与了苏州低空飞行服务中心运营及低空交通规则的制定,开创了“一中心一平台”的运营服务模式。在美团、丰翼等7家合作伙伴的支持下,平台已于今年10月18日正式上线,纳管全市218条航线、388个起降点,承载了168条空中交通运行规则,管理飞行活动累计一万余次。
生态合作场景打造方面,中国电信携手合作伙伴共同引领政务和民生场景变革。例如打造5G+无人机赋能县域数字化转型,马拉松医疗保障,5G+无人机血液运输等场景。同时,响应中央“三个集中”关于应急能力建设的要求,通过卫星通信、无人机空中基站等多种信息化手段为前线抢险救灾搭建通信保障“生命线”。
值得一提的是,论坛上还揭牌了“低空智能网联实验室”,推动低空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中国电信与25家企业进行战略合作项目的集中签约,推动产业链深度融合及示范性项目落地;同时,为10名专家颁发聘用证书,彰显了央企首家低空经济产业联盟在商业成果转化上的卓越协同效应和创新推动力,通过资源整合、强化技术联合攻关,加速科技成果的市场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