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4-2 14:37

解读 | 上海市《关于进一步加快智慧城市 建设的若干意见》分析报告

导读

近日,上海市政府以“防疫”为抓手,全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中移雄研研发二部顶设咨询及产业洞察小组对其政策进行了解读与分析。

背景

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已经基本覆盖各个省、市和自治区,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华东分布最为集中。从全国范围来看,上海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走在前列,但仍存在建设目标认识不足、基础设施落后、信息资源整合缺乏规范等问题。

住建部中国智慧城市试点区域分布情况(单位:个)(来源:住建部、前瞻网)

上海在“智慧城市”建设上取得的重要进展(来源:上海经信委)

在本次疫情防控实践中,现有智慧城市建设成果仍存在很多问题,我们梳理了共有七个方面的问题,也是《意见》中主要强调的建设方向:

(1)城市大脑,疫情发生后,数据互通、系统公用、应用开放仍是防疫主要痛点;

(2)一网通办,数据孤岛导致了跨部门防疫协同和联动响应受阻;

(3)一网统管,顶设与实际业务需求贴合不够紧密;

(4)实体商品流通受阻,数字化能力不足;

(5)基础设施薄弱导致城市治理模式相对静态,不能及时做出应急响应;

(6)信息安全、数据安全、网络不良信息管控;

(7)智慧城市领导小组制度,以及相关标准体系仍不够完善。

政策

2020年2月10日,上海市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共提出了七个建设目标:

上海市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网)

(一)统筹完善“城市大脑”架构

《意见》强调统筹完善“城市大脑”架构,即深化数据汇聚共享、强化系统集成共用、支持应用生态开放。这三个问题在疫情之前就存在但未得到快速推动解决,疫情作为问题解决的加速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已有问题的解决速度。

(二)全面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意见》重点关注政务流程再造,借助“互联网+”的平台优势,打造智慧化的公共服务应用。政务流程再造需要政府的内在驱动力,从多方面入手改变政务服务由计算机代替人工的简单迁移的现状;“互联网+政务”平台基础建设完善,下一步需解决壁垒问题;充分利用公共资源,实现一个入口办理多个服务是当前政务平台的建设趋势。

(三)加快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

《意见》指出要加速推进“一网统管”,需要开始于但不止于社区层面,目标是能够提升快速响应和高效联动处置能力水平,优化城市智能生态环境,建设运行应急安全智能应用体系。目前“一网统管”仍在开始的探索建设阶段,此次疫情加速了一些“一网统管”项目的落地,也提高了政府企业对此的重视程度。

(四)全面赋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意见》指出要促进新技术赋能数字经济,推进数字化转型,开创新模式新业态,打造示范区。国家重视新技术的研发投入,紧抓三方面数字化转型,在疫情期间实体商品流通受到物理约束,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数字经济却因此获得了一次扩容机会,是新模式新业态迸发的重要契机。

(五)优化提升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布局

《意见》提到要全面优化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智慧城市大规模落地应用打好基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定义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网速、数据、算力和感知能力将是城市信息基建的核心发力点。

(六)切实保障网络空间安全

保障网络空间安全需从增强关键信息安全性、提升信息安全事件响应速度、完善公共与个人数据、大力处理网络不良信息和创新发展网络安全产业等方面重点发力。

(七)全面增强智慧城市工作合力

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关于管理制度、标准体系、人才队伍等方面的提升也是重点。人才的组织规划、标准的制定、政府的规划引导是增强智慧城市工作合力的关键,目前在人才队伍、组织架构、标准体系等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布局建议

(一)推动城市大脑落地升级,助力综管与决策

目前全国宣布要做“城市大脑”的大概有500多个城市,几乎涵盖了所有副省级以上和地级市,在一些大城市,基础网络和传感器都已布局到位。但是在此次疫情期间,“城市大脑”并没有在综合管控和重大决策面前关键性作用,一方面是因为全国大多城市还在建设“城市大脑”的初期,产品并未成熟;另一方面是由于“数据共享”作为决策和监控的重大依据,仍未做到“互联互通”。

资料来源:亿欧智慧城市;资料整理:智慧城市咨询团队

根据疫情期间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的未来的重点提升方向分析如下:

(1)解决现有视频监控体系数据量大、查找存储和应用困难是提升城市大脑整体利用效率的重点;

(2)提升系统整体响应速度是应急处理的关键;

(3)数据共享是疫情中城市大脑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数据共享是城市大脑高效赋能管理和决策的前提。

建议关注:系统整体响应速度、视频监控体系、云平台、数据汇聚。

(二)提升“一网统管”能力,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

2019年,上海市政府率先提出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整合线下、线上各类网格化管理和服务资源,运用法制化、社会化、智能化、标准化的手段,进一步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在区级层面上2019是真正启动第一年,目前一网统管领域存在的主要难点集中在顶层设计和数据共享这两块,提升“一网统管”的能力,最关键的问题是数据和数据思维。

资料来源:万达信息;资料整理:智慧城市咨询团队

根据疫情期间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的未来的重点提升方向分析如下:

(1)顶层设计时和实际业务需求要更加贴合;

(2)建设主题数据资源库,分级、分层、分阶段的建设网络,实现“一网统管”的共建、共管和共享;

(3)明确组织体系和职责,加强工作流程设计,在平台上实现处置状态和结果的“闭环”。

建议关注:智慧公安、智慧社区、顶层设计、主题数据资源库。

(三)全面推进智慧公安建设,提高应急事件防控能力

目前全国大概有5万个派出所,60万基层民警,占到全国警力资源的三分之一,在疫情面前仍以“汗水警务”为主要作战方式,基层民警的警力资源依然匮乏,工作强度很大,基础数据采集等工作仍需依靠“原始”的方法,拿着表格上门录入,所得信息真实性低、可靠性差,“科技警力”成为“刚需”。

资料来源:前瞻网;资料整理:智慧城市咨询团队

根据疫情期间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的未来的重点提升方向分析如下:

(1)建立公安知识图谱,解决数据多源异构等问题,多算法仓确保应用落地,算法开放,打通封闭,确保实战应用落地;

(2)升级改造海量摄像机设备,利用智能视频云促进数据共享;

(3)布局警力机器人,降低人力成本。

建议关注:科技警力,安防机器人,视频监控系统、公安知识图谱。

(四)开放数据共享渠道,优化“互联网+政务”模式

疫情期间各地政府积极倡导线上政务办理,虽然大多已具备线上服务支撑能力,但疫情防控涉及多部门的协同和联动响应,数据不互通导致跨部门协作受阻,数据不公开造成传播风险增大,政务信息数据开放共享是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当务之急。

资料来源:《中国政务数据治理发展报告(2020年)》;资料整理:智慧城市咨询团队

根据疫情期间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的未来的重点提升方向分析如下:

(1)高度集成的政务数据开放平台,解决政府发布数据碎片化、不连续、不完整的问题;

(2)充分释放政府数据价值,用于开发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平台等惠民应用,创造更多基于政务数据的新产品;

(3)利用区块链+政务,确保政务数据溯源,同时为跨地区、跨部门的数据交换提供基础。

建议关注:政务数据开放平台、政务数据可视化产品、政务数据分析平台。

(五)标准化引领智慧社区建设,实现城市网格化治理

社区作为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在疫情防控中由于缺乏社区信息化工具,暴露出区情不清、信息僵化、应用较孤立等的问题。智慧社区未来市场空间较大,在智慧社区示范建设积累的经验基础上,将进一步健全社区标准化建设体系,助力城市网格化管理。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资料整理:智慧城市咨询团队

根据疫情期间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的未来的重点提升方向分析如下:

(1)在信息基础建设水平尚不完善的地区,展智慧社区示范项目建设,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2)在已开展智慧社区建设的地区,健全智慧社区标准化评价体系,标准化引领智慧社区建设方向;

(3)设备逐渐智能化,建设联防联控的智慧社区平台,渗透到居民生活的更多场景。

建议关注:智慧社区示范项目、社区基础信息设施、智慧社区建设评价标准、智慧社区平台。

(六)打造城市感知平台,汇聚城市感知数据

由于国内大多数城市的治理模式相对静态,不能及时做出应急响应,更难以实现疫情的动态监测和及时预警。智慧城市的建设亟需推动泛在感知增智,城市感知平台将实现对城市感知设备的统一接入和管理,对城市感知数据的统一采集和融合。

资料来源:NCTA、IDC;资料整理:智慧城市咨询团队

根据疫情期间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的未来的重点提升方向分析如下:

(1)疫情期间热成像摄像头等终端产品需求激增,终端市场主要以租赁为主,目前智能化终端设备仍有较大缺口;

(2)物联网云平台的设备连接和管理功能较成熟,汇聚城市感知数据,分析处理海量非结构化数据,使其满足行业应用需求,将是推动泛在感知增智的重要发力点。

建议关注:智能监控产品、终端数据汇聚分析平台。

结语

智慧城市建设成果最终还是需要用现实来检验的,无论顶层设计多么完美,数据多么齐全,最终真正能够为城市赋能,助力我们解决困难的才是“智慧”城市,我国智慧城市建设需求缺口大,这次疫情是我们的挑战,也是我们的机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各方对智慧城市的重视程度,加快了智慧城市建设与进阶的速度,希望疫情早日消散,城市日益智慧!

作者:丁婷 刘泉 王丹妮   来源:移动Labs

相关

网络整合网通互联网计算机
本评论 更新于:2024-4-20 14:03:52
在C114 APP中与业内人士畅聊通信行业热点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