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2 19:09

拒绝跟风、无惧挑战 华为愿做国内量子计算的铺路者

C114讯 10月12日消息(北山)构建量子计算机的初心是最根本的、也是人类最纯粹的原动力——好奇心,那么构建量子计算机的最终动机依然会是最根本的、最纯粹的好奇心。

“对我个人而言,量子计算如此重要的原因是它结合了二十世纪遗留给我们的两个重大谜团:量子力学的本质,以及计算的最终极限。”量子计算研究的先锋、大神级人物Scott Aaronson在他的博士毕业论文中如此描述道。

量子计算云平台——在研学中推进商业变现

诞生于纯粹智力运动的量子计算随着Shor算法的出现显示出了巨大的、现实的甚至说是紧迫的经济和政治意义,不仅计算速度和能耗方面大大优于传统计算机,随着研究的不断发展,量子计算未来在人工智能、数据搜索、化学模拟、生物制药等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但是量子计算机商用从硬件、软件、算法到系统均有非常多的技术挑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硬件、操控系统的突破,也需要软件、算法方面的突破;在当前量子操控技术不完善和硬件开发成本高、规模小的情况下,利用目前传统计算机建立一套模拟量子计算机的计算平台和测控编程系统已经成为业界推动量子计算在软件、算法和硬件开发等发展的有效路径。

所谓“量子计算云平台”是使用真实量子芯片运行或者使用模拟器运行、提供了量子比特的逻辑运算服务的在线平台。

早在2016年,量子界的老玩家IBM就向公众开放了一款基于云的量子计算平台——“Quantum Experience”,用户登录后能使用一台5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进行算法或实验模拟;次年3月,又宣布建立业界首个商用通用量子计算平台IBM Q,提供“通用”量子计算服务(2018年9月姚班本科生证明IBM的超导量子云平台可以实现16量子比特纠缠态)。进入2017年后,国外各家企业似乎都在谋求实现量子计算的商用变现,不仅有提供云计算业务的老牌劲企Microsoft、Google、Oracle等,更有Rigetti Computing、D-wave、Digital Ocean等新兴公司,他们都直接或间接的投入到量子云平台的建设中来,Rigetti更是在今年宣布拿出100万美元悬赏能够使用其量子云服务产生直接商业利益的团队。而像软银这样的新兴投资集团也在寻求这一领域的投资。

这些量子界的玩家们意识到对于一项雄心勃勃而又的新技术来说,建立一个支持者社区比单独创建一个新标准更容易。而量子云平台作为实现“量子霸权”的一个间接手段显然具有现实战略意义。

不会跟风,华为打造量子计算研究技术使能平台

放眼国内,2017年10月10日,英特尔宣布生产出含有17个超导量子比特的全新芯片的第二天,清华大学、阿里巴巴-中科大(潘建伟院士团队)、本源量子-中科大(郭光灿院士团队)在同天发布了量子云平台。而BAT中另外两家腾讯、百度则先后组建了自己的量子实验室,试图在未来结合AI技术让“想象力”在这条技术积累导向的艰难之路上开花结果。

无独有偶,今天在2018华为全联接大会(Huawei Connect 2018)上,华为副总裁、云BU总裁郑叶来宣布华为将推出量子计算模拟器与编程框架HiQ,以巨大的算力潜力、全新的算法视角将AI与量子计算结合在一起。

作为华为中央研究院数据中心实验室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华为在量子计算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量子计算物理与操控、量子软件,量子算法与应用等。

此次发布的量子计算软件HiQ是华为量子计算研究技术使能平台和未来量子计算机软件解决方案,归属于量子计算软件云服务架构之中,华为意图在量子计算硬件系统成熟之前,通过基于经典计算的模拟器仿真调测量子电路以及研究新的量子算法。依托华为云的超强算力,HiQ可模拟全振幅42量子比特、单振幅81量子比特40+层、对于低深度电路的单振幅最大可模拟169量子比特;而此前阿里巴巴携手中科大打造的“太章”量子模拟器模拟出了81(9x9)比特40层的作为基准的谷歌随机量子电路,在当时被誉为“世界最强”的量子电路模拟器。

而华为量子计算软件云服务架构所提供的首个纠错电路模拟云服务可以模拟万级量子比特,性能更是是开源5-15倍。

正如郑叶来此前采访中谈到“被过分炒作”的AI和区块链时所说,在技术领域“华为不会跟风炒作概念”,华为在推出公有云服务时经过市场、战略、战术方面的通盘考虑后,明确了自己的生态核心战略,才能诞生了成长势头“勇猛精进”如斯的公有云业务,成为全球“5朵云”之一。

无惧挑战,华为要做国内量子计算的铺路人

面对挑战,华为深谙量子计算作为一种对未来具有颠覆性影响的新型计算模式,在其硬件系统成熟之前,应用软件的开发和验证将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这也是量子计算研究和应用普及的必经之路;而基于HiQ的量子编程框架,编写量子程序更加直观简单,广大的开发者、研究人员、老师和学生可以更容易的探索量子算法及应用的无限可能,通过共同创新推动量子计算研究的不断演进,继而推动量子计算的技术研究和产业化。

据此前机器之心报道,量子计算领域知名专家,南方科技大学量子计算研究所副所长翁文康教授在上个月加入华为数据中心技术实验室,任量子计算软件与算法首席科学家,主导量子算法、量子人工智能、量子模拟等领域的前沿研究和技术创新,他的加入无疑会提升华为在量子软件与算法领域的研究实力和创新能力。

据悉,华为目前已经先后和20多个量子计算研究团队建立沟通合作,继续开放生态合作体系,依托研究与技术积累的推进,华为期望以HiQ为助力携手学术界与工业界,一起构建量子计算全栈解决方案。

去年12月,微软在线发布量子编程语言Q#,并表示这是帮助开发者打开量子世界大门的关键钥匙,微软认为量子计算机不仅仅是更好的现代PC,而是从本质上完全不同的存在。硬件不同、算法不同,开发者的思考方式也必须完全不同。“即使一个时间旅行者出现了一个功能齐全,稳定的百万比特量子计算机,我们也无法使用它,就像罗马学者如果交给一台笔记本电脑一样会感到困惑。99.9%的现代开发者、程序员和计算机科学家对量子编码没有经验,也不知道量子物理如何工作。必须先介绍基础知识才能做出更令人印象深刻的发现。”

教学需要时间,但微软的Q#、华为的HiQ将是我们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

作者:北山   来源:C114通信网

相关

量子计算计算机IBMMicrosoftGoogle
本评论 更新于:2024-4-20 13:01:16
在C114 APP中与业内人士畅聊通信行业热点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