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7 11:09

中兴通讯云网融合解决方案助力运营商构建B2B核心能力

当前,中国云计算市场呈现高速发展态势。尤其是企业上云,既是各行业企业关注的重心,也吸引了通信、IT巨头以及软件、硬件创业公司的广泛参与,相关政府部门更是将企业入云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中国的企业入云目前占比仅为14%,远低于美国的87%,但是国内公有云复合增长率达37%,远超全球的16.7%,这说明国内云服务拥有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同时,随着云服务的深入,自动驾驶、云辅助驾驶、工业AR/VR、远程医疗、远程控制、智能制造等新兴业务的需求都对云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根据Gartner预测,2021年40%的企业将采用边缘计算。IDC统计数据显示,超过50%的数据需要在边缘分析处理,边缘计算将成为云服务下一个关注的焦点。

中兴通讯建议运营商对现有网络做出调整,以迅速适应云业务发展趋势:

1. 电信云分层构建,网络需要支持灵活连接、自动部署、按需定制能力

附着在电信云上的边缘计算能力是运营商服务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云化网络具备可编程能力,提供按需定制的能力,与边缘计算紧密结合,可以提供接近客户的专业化计算资源和高可靠的业务保障,为行业客户提供高质量服务。

2. 以DC为中心进行网络建设,构建云网融合,实现多种云业务统一承载

随着云计算应用的不断发展,云和网络正打破彼此的界限,相互融合。传统的云网融合主要指云网协同,以云专线为代表,为企业提供云网套餐,帮助企业实现安全可靠的上云专线,这是云网融合发展的初级阶段。从网络演进角度看,随着全面云化的深入,网络需要围绕云进行建设,用网络的能力支撑云计算的发展,用云计算的理念优化网络资源,最终促使网络资源能够按照用户的需求,动态、弹性地调度和分配,通过构建敏捷、弹性、智能的优质网络,更好地实现边缘计算和公有云协同。

然而,目前运营商推出的业务中,云和网的产品分离,难以实现用户业务的一键式受理、资源一键式开通,需要大量手工流程,业务开通时间长。同时,由于承载协议的多样性以及设备类型的复杂性,网络运维面临很大困难。网络的刚性封闭难以支撑业务创新,无法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兴通讯提出云网融合架构解决方案,提出以租户为中心,从简化、自动化、智能化三面方面着手,通过简化承载协议、自动化网络部署、协同Overlay和Underlay网络,为客户提供极简、自动、智能的云网一体化服务。

图1 统一编排、业务分层的云网融合架构

1、承载协议逐步统一,简化网络,为自动化提供支撑

图2 承载协议的逐步演进

由于历经长期发展,承载网络设备种类繁多,应用场景复杂,控制面和转发面协议多种多样,对网络的自动快速部署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中兴通讯建议承载控制面协议统一为EVPN,利用BGP协议的扩展能力,实现租户信息的传递。转发面协议统一为SR(Segment Routing),支持租户业务端到端的SR隧道。另外,通过SR与SDN技术的结合,实现网络可编程,为网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供支撑。最终承载协议统一为SRv6,利用IPv6协议中海量地址空间进行租户信息的隔离,实现承载协议的终极简化。

2、Overlay和Underlay独立规划与协同,实现自动化管理

在传统的网络规划设计中,Underlay和Overlay网络并无清晰的分界,导致网络自动化能力难以实现。

在新的云网融合架构下,Underlay网络以云为中心构建无阻塞网络,Overlay网络以租户为中心构建灵活的网络。Underlay网络与Overlay网络独立管理,实现自动化。同时,为了提供敏捷的业务连接能力,租户隧道起点可以移至Overlay网元,实现业务级隧道定制,实现精细化资源调度。

3、AI赋能,实现智能化云网融合服务

在传统的业务开通中,需要人工确认客户需求,再将客户需求转化成对网络的要求,通过人工方式开通网络。人工的介入对客户需求准确性的把握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中兴通讯建议在云网融合业务中引入客户意图引擎,通过大数据AI分析客户需求,智能转化成网络要求,并通过实时获取的网络数据,分析网络状态,自动执行配置操作,最终实现用户需求的智能自动化编排。通过AI赋能,不仅可以准确的匹配客户需求,减少误差的概率,而且可以根据业务的实时运行状态,自动调整,并保障业务SLA。

综上,通过充分运用“云网融合”,中兴通讯将助力运营商快速挖掘其网络能力、发挥其网络优势,帮助运营商打造B2B服务方式及商业模式,构建B2B核心竞争力,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

来源:C114通信网

相关

网络中兴运营商转型融合
本评论 更新于:2024-3-28 16:22:44
在C114 APP中与业内人士畅聊通信行业热点话题!